从 Leading New ICT看华为企业业务的格局和野心

今年3月15日,在德国汉诺威CeBIT展览中,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居然在不经意间透露了企业业务2015年的收入.........



今年3月15日,在德国汉诺威CeBIT展览中,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不经意透露,企业业务2015年的收入是42.5亿美元,按人民币算,较2014年增长43.8%;并且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估计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又该睡不着了。

为什么这么说?华为做企业市场这件事,一直是传统IT市场关注的热点。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过度阐述。有人把华为企业业务视为洪水猛兽,觉得华为一向凶猛,在企业业务市场也会攻城夺地,纯粹是破坏者。也有人觉得华为企业业务开辟了新的市场,打破旧格局,给沉闷的企业市场带来创新力量,欣欣向荣。



这都对,又不对。我们结合此次华为企业业务发布的营销主题“Leading New ICT”,看看华为过去5年做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关键是,华为企业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估计看完本文,又有许多人睡不着了。

1


5年活下来,成绩还不错



几年前,业内就不断传言华为企业业务不赚钱,只会烧钱。如果不是叫“华为”,任何一个大的集团都不会忍受这种毫无节制的烧钱模式,早晚倒闭。现在结果看到了,华为企业业务开始赚钱,还赚的不少,增速较快,这充分说明华为企业业务终于活下来。

按照华为的执行力和作风,如果下决心做一件事情,会“强压式投入”,甚至“不计成本”,一定搞得轰轰烈烈。为什么会如此大规模甚至是高调做这件事情?因为做企业业务时,华为“有钱有技术”,要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利润,就是要让IT界知道“华为来了”,这样才能迅速点燃爆发点,切入市场。

华为战略眼光不错,执行落地又是另外一回事情。这个市场的玩法和过去运营商市场完全不同,玩家众多、标准众多、领域细分、行业相对成熟和封闭,多被巨头把控。华为初衷要借助云计算这个创新性技术迅速获得成功,刚开始营销时,也是主打“云计算”这一张王牌。但,真正进入市场之后就发现陷入IT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汪洋大海”,简直是晕头转向。



还好,华为企业业务开始调整定位,打出“聚焦”和“被集成”。大概意思是,不要分散精力,聚焦在几个核心产品和行业;既然是刚入行者,姿态就要放低,集成不了别人的产品,拿不到大项目,那就“被集成”到系统中,先进入市场再说。

经过这些年痛苦的摸索,华为最终突破,找到自己的路线,那就是做“ICT基础架构供应商”,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华为一边要在核心产品中突破如高端交换机、高端服务器、高端存储,发挥网络传输、无线的优势;一方面开始聚焦大行业,与行业中的大玩家结盟,“被集成”进入行业中,提供基础架构,尤其是混合云。

这就足够支撑华为企业业务的高速增长吗?不能够!
2
未来该如何持续增长?

华为对企业业务寄予重望。

2012年任正非在签发的文件中称:成立企业BG来做企业市场,是有长期追求的,从产品准备、竞争形势等情况看,适合华为长期发展,我们也有信心把它做好。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在2015年4月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公开表示,企业业务是华为B2B业务的未来。另一方面,高层也对企业业务的发展寄予期望,保持了足够的耐心。还是徐直军,在2014年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对外界表示: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业务的未来发展,10年以后企业业务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不会比运营商业务差。在大概5年左右,企业业务的年收入将超过100亿美元——“收入达到100亿美元之后,才能说我们掌握了企业业务的特点,构筑了业务能力和人才队伍,拥有面向未来发展的能力。”

如今这40多亿美元的营收,与100亿美元的目标还有差距,华为企业业务还是在路上。



其实,只看营收数字没有意义。一项业务是否健康成长,主要看业务的竞争力和未来的成长空间。营收数字只是侧面提供证据。如果只是满足财务需求,可能目光短浅,背离初衷。

比如,当初运营商市场的几个大玩家,因为过得太舒服、远离市场,把先进技术雪藏,慢慢就失去了竞争力,甚至是雪崩式的溃败。在IT市场中也是如此,多少曾经顶着“领导者”光环的厂商,为了迎合财务需求,一夜之间就能消失,令人扼腕叹息。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华为企业业务5年,取得这样的成绩,值得骄傲吗?局外人没办法得知详细的营收结构,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不知道具体的成本投入和开支,尤其是华为积累的技术投入,更没有办法判断精准的营收情况。

所以,不必紧抠营收数据,还是多看看华为在这方面的规划,尤其是这一次大规模提出营销主题,这下面藏着的是什么样的野心和格局,会如何影响下一步的增长?

3


“Leading New ICT”是什么?



这一次华为提出“Leading New ICT”的营销主题,刚开始接触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新ICT不少厂商都在提,均看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甚至是颠覆,厂商希望借新ICT概念重塑形象,获得用户认可,提高市场份额。

华为的概念与其他厂商的并不一样。引用阎力大的原话,华为基于技术创新,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弹性的平台,进而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共赢生态系统。华为将以BDII(业务驱动的ICT基础架构)为行动纲领,坚持“聚焦”与“被集成”战略,携手客户和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助力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各行业客户引领新ICT时代,共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从阎力大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华为的核心概念是三个词:技术创新、云管端协同开放平台、共赢生态系统。

技术创新就不用说了,华为有积累、有业内闻名的2012实验室,这些前沿的技术研发和投入,保障华为企业业务的技术领先性,华为在研发投入上不惜余力,并且坚持占领技术的战略制高点。不过,别忘记任正非反复强调的,要让技术落地,实现商业成功,也就是说,技术领先有什么用,能变现,这才是最重要的。

华为提及的技术是云计算、大数据、SDN、5G、物联网,这些技术创新组成云管端的协同平台。

该如何理解这个平台?

企业拥有“云管端”的协同平台,无需考虑硬件环境,不必关心数据传输的“管道”能力、基础设施架构提供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以及终端的复杂性,甚至是一些视频、语音能力均可以从这个平台中调用。企业只要关心应用和创新,其他的都可以交给华为和合作伙伴。当前,华为在这个平台面对各个行业开放了3000多个API,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中。

换句话说,华为搭建平台,汇集各层面能力,联合创新,并且把联合创新的成果预集成在平台之中,形成各种能力,开放给业内。这就是第三个关键词:共赢生态系统。


再次引用阎力大的原话:“我们希望创造一种生态系统,华为是位于技术创新侧,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开放API,能够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基于这个平台和生态系统来开发应用,以此满足最终用户的要求。”

这说的很明显了。华为经营平台,创造生态圈环境。至于这个生态圈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能力,这就要靠行业的想象力,以及业务创新能力。华为要做的事情是,把平台搭建好,把生态系统运营好,把利益体系分配好,这就不愁做不大。

这才是“Leading New ICT”的真实含义。

4


这是概念还是野心?



通过以上解读,这个“Leading New ICT”让人眼前一亮,它让华为企业务的定位发生了变化,至少从概念上来说,把竞争对手甩了几条街。如果把这个主题看轻,只认为这是为了展会而推出的营销主题,你就会忽略华为的野心,以及未来的格局观。

这是影响华为企业业务未来走向的重要理念。

“Leading New ICT”体现出华为面向未来的格局。从销售角度来说,华为企业业务不满足卖盒子卖基础设施架构卖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要给企业做平台。一旦这个平台做起来,未来的想象力会很大。



什么是平台?苹果手机是平台,硬件再强大,没有应用就是一堆电子器件。反过来,应用体验好,没有硬件支持,也无法实现;两者相辅相成。苹果手机平台的厉害之处在于生态圈的繁荣,合作伙伴众多,上下游分工明确。

华为的大格局是,要在企业市场中做成平台,它的表现方式可能是企业的数据中心、私有云,也可能是企业所有的ICT硬件环境,甚至是某个行业的混合云,包含所有的ICT设备,互通互联。这个就看应用规模大小和业务需求。同时,这个平台更是一个动态、开放、灵活、弹性、安全平台,企业无需担心被锁死。至少从现在来看,ICT市场不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

平台之上是实现创新的生态系统,也是汇集能力和开放能力的生态系统。所以,华为企业业务从过去产品、解决方案销售为重心极可能转变成为经营平台生态圈为重心,那样,才能把平台做实,促进生态系统繁荣。

这下,还固守在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厂商该慌了吧,华为这个平台都能把你们替换掉。

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些危言耸听,华为不是成了一个硬件基础设施的平台商,平台形式多变,可能混搭各个厂商的设备和解决方案,所有行业的应用均在其上,华为提供预集成服务和行业专属解决方案验证服务,还能提供运维服务,极有可能。

从未来说,华为如此定位,就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而不是固化在如今拼硬件盒子能力的市场。那样,销售产品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业务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想象空间很大。当然,在这个美好的理念之下,华为该怎么落地,怎么和竞争对手差异化?这也是后续面临的问题。

如果实现“Leading New ICT”,谁还会怀疑华为企业业务这几年就做不到100亿美元呢?

关于TMT互联空间

TMT互联空间是一个记录IT记者在日常采访中的所闻所问、所思所想,并从另类角度折射各类企业在新互联时代的思维碰撞、转型求变和互联网化探索的公众号。

TMT互联空间是中国商用及企业级自媒体联盟“蜂巢自媒体联盟”成员。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