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改掉学生思维?那你混不好职场!

我们当了20多年学生,形成了固有的学生-思维模式。但校园不等于职场,不等于社会。许多我们认为是对的,也许是错...



我们当了20多年学生,形成了固有的学生-思维模式。

但校园不等于职场,不等于社会。

许多我们认为是对的,也许是错的;许多我们认为重要的,也许恰恰的无关紧要的;许多被标榜的好行为,也许会引起别人的排斥。

社会如此残酷,老师会原谅你的错误,可是社会NO。一起看看大学生的哪些思维模式,会让你与你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
缺乏规划

我们出生之后几乎20年内的路都是预设好了,上中学,考大学。我们不需要战略,不需要选择,这是家长为我们定好的路。
然而走向社会了,未来选择哪个行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都需要我们自己决定。这时候职场规划非常重要。毕业生们要制定短期,长期的职场规划。只顾享受现在的安逸,或无目的地瞎忙都将就丢失自己的未来~

很多新毕业生在挑公司或者挑工作的时候,看得不是未来(趋势),而只看眼前。

一种是胸无大志,徒享安逸。开始挣钱了之后,觉得随便一些收入很容易满足,从而安定下来。

一种则是瞎忙。忙着做无目的的努力和随波逐流的选择,缺乏清醒的规划,经历着青春的迷茫, 于是在自以为的勤奋中逐渐碌碌无为且怨天尤人。

举个例子,毕业生一般都是奔着500强的名企去的。因为这些企业实力雄厚,名声在外,工资也高。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可能首先感到的就是安逸。“找到了一个好工作啦,还是有名的公司,以后终于可以安心了。”

其次这些企业本身人才济济,分配给你的任务自然是那些简单容易的,一旦你满足于眼前,你就会被out。
竞争性思维
我们在学校里用排名来显示自己的优秀,久而久之形成了学习上的一种防备心理,生怕别人知道的比自己多,超过自己。


在职场中讲究的是合作共赢,横向的沟通和联系也是一个人竞争的重要侧面

如何有效沟通不仅关系到个人机会得失,更关系到未来发展,通过增加对他人的了解,对组织的了解以及对自己的了解,在沟通中建立信任,完善工作,你的职业生涯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一开始就带着竞争性思维和同事相处,相信你离被孤立的日子也不远了。
等待思维
多年的“填鸭式教学”让我们学会了等待学习的思维方式,老师给我们划出重点,我们回去自己复习迎接考试,而主动提出问题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职场里的领导希望你主动一些,你最好去规划一些事情,同时有好的想法可以及时和他们反馈。

一般的领导只在你入职最开始的时候,像老师那样来给你布置作业,甚至还有些无微不至的关怀,但是最后希望都是你能够成长起,独当一面。

如果你依然选择等待接受,那么你将面对的是越来越压抑的职场生活。所以,做个有心人,学会自学,学会自己成长。缺水了自己浇些,缺阳光了也别指着别人为你挪地儿。

别人教你不是天经地义,自力更生是基本的职场法则。
均衡发展思维
我们上学的时候,奖状上总写“某某同学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所以被评为“三好学生”,是所有家长眼中的好孩子。


然而步入职场与其“样样都通,样样不精”,还不如发展一技之长。

各部门分工明确,每份工作都需要专属的技能过硬。所以每个职场人士都有划定的职业领域。

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强化你的优势,撇掉无关紧要的枝枝蔓蔓;学会钻研,学会突破,努力成为这个领域的专才,才可以顺利地脱颖而出。
完美主义思维
我们考试时总希望拿到100分,写论文总是精益求精,做过的题目总是检查一遍又一遍,不得不说这堪称“匠人”精神。


但是职场中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容许你一遍遍的耗费精力达到完美。

职场上讲究二八法则,追求投入20%的精力产出80%的成果,因为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即使投入100%的精力,也不一定能将100%的成果收入囊中。这是一种折衷,用适度的妥协来达到最优分配。

总而言之,要效率,也要结果,更要质量。领导不关心过程,只要结果。



希望大家尽早把自己的思维模式从学生转换为职场人~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