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生活不易,便秘更不易,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后都能做一位肠道轻松的健康人。如果日常方法都没办法缓解便秘问题,建议...





这次骨折之后,就再也不会骨折了吗?当然不是!所谓“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指的是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骨折后大约一半的老年人的身体便每况愈下,乃至走到人生的终点。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受伤骨折虽然疼痛,但打几个月石膏就好了。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老年股骨近端因它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一旦骨折不仅难以康复,有时还能要人命!
什么是老年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就是大腿骨,是人体最粗壮的骨骼,它不仅承担着身体全部的重量,我们平时跑跑跳跳全靠它了。

其中,股骨近端部分是一个非常神奇的部位。由下图我们可以看到,血管从股骨颈的根部延伸至股骨头,仅有一个十分细小的动脉逆向深入股骨头,营养周围的组织。



当股骨颈或其周围的骨骼发生折断,延伸在其中的血管也受到损伤,不能向股骨头输送血液,股骨头就此进入“没吃没喝”和状态。血供的匮乏使骨折的部位愈合的十分缓慢,股骨头组织也难逃坏死的命运。

年轻时,我们的骨骼坚硬,髋关节周围有强有力的肌肉保护,除非是十分巨大的暴力作用,这个地方并不容易发生骨折。

一旦上了年纪,骨质开始变得疏松,肌肉开始萎缩,特别是绝经后妇女,情况更加严重。这时候髋关节就处于一个十分脆弱的状态下。当一脚踩空,发生摔倒、滑倒,身体扭转倒地,股骨近端就很容易受到损伤,造成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
这种骨折是如何要人命的
股骨近端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传统观念认为,人年纪大了就不应该做手术,适合静养。正如上文所述,这类骨折因为解剖、生理原因,自然愈合十分缓慢,常常几个月不能下床。这几个月的卧床对于老年人来说无异于“慢性自杀”。



这种形容,可能会有一种医生在吓唬人的感觉。其实不然,在老人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中,最要命的要数坠积性肺炎了。

平静时,我们每一次呼吸大约只交换肺部总量1/10的气体,叫做“潮气量”。就算是深呼吸,也就是呼的不能再呼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气体残留于肺中。这部分气体称为残气量,就像湖里的死水一样,交换和更新速度缓慢。

进行工作、家务等等日常活动时,身体的需氧量随之增加,它刺激我们的呼吸系统,以促进肺内气体的更新。姿势的不断变化也促进肺脏各部分残气的交换和分泌物的咳出。

当长期卧床时,活动量大幅度下降,潮气量变得越来越小,身体的姿势相对固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肺部残余的气体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更新,痰液等组织分泌物也咳不出来,加之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很容易造成顽固、持续的肺部感染。



其次,下肢静脉血栓也是十分危险的。众所周知,心脏具有泵血的功能,推进血液在血管中前行。但流过一圈从动脉到达静脉时,心脏的推力就十分有限了。腿部、足部的静脉血抵抗重力回流入心脏,靠的就是步行、跑步时腿部肌肉的收缩,将血液挤压上去,这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心脏”。

长期卧床时,下肢静脉失去了小腿肌肉的挤压作用,静脉血流减缓甚至瘀滞,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栓塞在肺脏等重要器官中,后果不堪设想。

除此之外,长期卧床还给老年人带来褥疮、泌尿道感染、肌肉萎缩等诸多问题,一步步蚕食患者的身体,很多老年朋友都没有熬过这一关。
应该怎么应对
要对付这吓人的“最后一次骨折”,并不是没有办法,我们提醒您谨记以下这四点。

第一, 老年人定期监测骨密度,及时采取措施延缓骨质疏松的进展,从根本上加强骨质,预防骨折。

第二, 平时,老年朋友应适当的锻炼,提高肌肉的反应性,走路、上下台阶时要小心脚下,目的是预防滑倒、摔倒的发生。

第三, 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或转子间骨折,应与医生充分的沟通,争取手术治疗,有条件的应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避免长期卧床,尽早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下地活动对您有好处!



第四, 身体条件或其他因素不允许手术的,卧床期间要加强营养,但千万不能总躺着不动。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呼吸训练和肢体运动,预防肺炎、血栓和肌肉萎缩的发生。同时家属应加强护理,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和感染。

第五,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坚定活下去的信心,绝不轻言放弃!
马医生推荐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长期以来对兰世亭的关注和支持,更好的服务关注健康的朋友们,兰世亭将在本微信公众号原创健康科普文章中,精选优质内容,由医生主播,录制为优美的音频形式推送给大家。

除了微信公众平台,我们还将在喜马拉雅fm、荔枝fm同步更新,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方“原文阅读”,或在相应平台搜索“兰世亭”。

“可以听的兰世亭”每周三至周日与您相约,读者朋友可以在线收听。传播善意,呵护健康,敬请关注!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