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的未来发展

互联网+教育不是互联网与教育的简单叠加,互联网给教育提供的是条件和手段,并不是教育本身,在机器与人之间,在手段与目的之间,教育始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





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为特征的现代科技手段,正在引发新的产业变革,也在催生各种新的交往模式和教育形态,跨域交往和多维信息整合下的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

据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一书中指出,小数据时代的教育主要面临两个障碍:一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受到时空的限制;二是获取和分析教育过程中的数据成本巨大。

互联网 教育不是互联网与教育的简单叠加,互联网给教育提供的是条件和手段,即信息社会中的大规模数字教育,主要是指存在于电脑网络或电子通信以及在线者的知觉和思维之中的,通过光盘、软件、画面、模型以及一系列的数据、解释和说明等来完成教学活动的当代教育形态。它没有固定的物理空间 ,可以同时创造更多新的教育空间。据了解 ,BOCT中银科技研发生产的多媒体触控一体机备受教育机构青睐,它融合了人机交互、平板显示,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络传输等多项技术,轻松实现一个教育资源网和一部移动终端可以让学习者自在的“穿行”于生活世界,大大减弱了地理空间中学校和地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多年来,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师资资源的差距。而互联网 教育的诞生,给了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个破解之策——通过一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的师生也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教育公平前景可期。

“我们现在的教育,老师通过黑板传播知识的模式几乎没有改变,所以几千年来我们的教育成本从来没有下降过,但互联网教育的融合能弥补师资力量不足,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极大的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力,同时还可大幅降低教育成本”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

在小数据时代,学习的方式和目的往往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实现通过这些错误来理解这些错误,并最终改进这些错误。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他们正在重新规划学校教育的思路。比如,美国奥巴马总统在2013年宣布重新设计高中计划,目的在于为将来学生适应大学和就业竞争做好准备,通过创新整合技术来支持基于真实世界和能力为本的学习。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延申指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线上教育、线下教育、面对面教学等相互融合,最终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最好的教育解决方案,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本质,服务学生学习。”在此基础上,互联网 教育将带来学习的三大改变:能够随时收集学习中的双向反馈数据,可以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的功能将发生彻底改变,学校将转变成为学生交流和沟通的社会化场所。教师则不再需要单调的、一成不变的讲课,而是作为学生和学习系统的重要连接者,倾听学生的教育和学习需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比如,当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方程和不等式概念时,他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方式 ,便捷地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完成相关内容。此后,就需要教师开始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彼此分享学习体会和感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此时,学校的关注点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是着重通过提供这种社会化的职能场所,帮助学生互相交流和沟通。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更像是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学校将面临的挑战,则是要挑选那些具备作为一个教练所应拥有的个人技能和素养的教师,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者。所以,未来的教师所做的工作,将不再局限于讲授,更多的是通过对话、沟通和互动,帮助学习者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在大数据时代,这种双向的沟通和交流将可以更成规模。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有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和使用这些新技术。

新技术的诞生,会快速推动教育系统内外一切从事教育的生态链上的人。互联网 教育刚刚解决了意识问题,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主要趋势有:第一,将会产生新型的大师和名师。第二,工具设备平台还将继续繁荣。第三,现代化智能学校将初现雏形。第四,基于智能的信息化教学过程,讲师的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如课程设计者、讲课者、课件制作者、内容提供者等。第五,将产生更多有文化传承的学校和有影响力的教师。这种名校、名师,不再只是过去以成绩论英雄,互联网的传播力使得过去一些默默无闻的学校也得以把自己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展现的淋漓尽致,也使得草根级的老师可以有呈现自己成果以及教学风格的舞台,这将开创一个更加多元化的现代教育格局,也为未来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