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硬件采购vs.自建:哪个更适合你?

对IT团队来说在所有看似无穷的选择中,数据中心硬件的选择是更偏向于哲学层面的而不是技术层面的。是搭建自己的硬...




对IT团队来说在所有看似无穷的选择中,数据中心硬件的选择是更偏向于哲学层面的而不是技术层面的。是搭建自己的硬件还是购买即插即用的集群好呢?这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市面上有如此多高度融合的系统,这个基本的问题带来了有趣的新的复杂性。



如果随意搭配来购买硬件可以防止厂家锁定,并且购买的决定只基于这个产品本身是否能胜任特定的工作。当然,这种方式需要某种程度的系统集成。并且在实施的阶段需要更多的时间。

另一方面说,如果购买一个预先构建好的集群可以减少让系统跑起来所需要的时间和减少管理的负担。但是采购的花费却是另一个负担。

找到正确的方法选择数据中心硬件

典型的预构建策略是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厂家会将预测试的装置打包好以更快地进行运输和安装。如果你的IT团队缺少硬件集成的技能,那么即插即用的方法——不管是在集装箱中包含了整个数据中心还是集成的基础架构产品——对要求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企业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首先,所有的零件都保证可以一起正常地工作。所有的零件都被考虑到,而且用户通常只需要一个基础的安装指引就可以入手。

那么那些理由都经得起细想吗?随着业界高水平的标准化,通常会像商业/商品现货(或叫做COTS)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已经很接近真正的可替换的元素了。现代的系统就像互相咬合的乐高一样。这消除了认为某些融合系统不可思议的想法:即购买了融合产品,那么所有的部件都会很容易地协同工作。

企业IT应该持怀疑的态度想一想融合架构的调节和优化问题,因为这种“优化”可能是基于标准使用案例的,可能和你的企业所需要的不同。而且,配置起来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大多数融合集群在配置层面上是相当缺乏弹性的,特别对于每台服务器drive-to-system和针对每个服务器的LAN口来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云服务提供商拥有很强大的购买力,他们可以针对细枝末节的部分指定放入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硬件。大多数中型的IT企业将来会购买更少的系统,来减少他们针对融合系统的烦恼。

对于整合的系统来说有客观的溢价,就像它的前任刀片服务器一样。如果这个溢价被当作“整合费用”的话,那么包含了自己做集成的费用或者寻找第三方集成商来组装这些组件的费用。

对厂家产品的信赖会带来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个产业正在转向从同一个为云供应商生产装置的供应商处购入便宜的服务器。伴随着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销量,这些产品达到了市场上其他产品的质量,而且还拥有更低的价格。

另一个针对聚合方法的挑战是来自软件定义的新潮流。它的重点在使用简单的裸设备和存储,软件定义基础架构应该可以解决任何现有的集成问题,因为在软件定义生态系统中的元素一定要坚持相互通信的标准。这看起来会弱化预先集成好的整合产品的额外价值。

做出你的方案

那么,在什么时候单一厂家的方案在数据中心硬件采购时是有意义的呢?

如果你不想被集成的过程所烦恼,那么一个融合基础架构产品是很有吸引力的。特别在因为加固需要而建立集群的情况下,例如针对于军队或者石油和天然气产业。不过,在大部分情况下,最大的考虑还是预集成的系统价值和价格。

使用ODM盒子作为一个基准,企业可以从预配置和单元测试中收益。或许,增值分销商和集成商会为购买者提供增值服务。多余的费用会抵消在便利性、专业性和流程质量上。把很多驱动项放到供应商并且搭建一个盒子是很无聊的工作,而且并不是所有的IT团队都拥有用来测试单元的所有的调试工具。

这也是Google用来购买大型预配置产品的理由。企业也可以使用同样的理由用来购买小型的集成产品。

很多ODM为他们的集成系统提供了预配置的服务。ODM趋向于让针对例如驱动器和外插卡的物品更加灵活化——避免你选择了单一的厂家之后的厂商锁定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预集成并不是新的东西。刀片服务器旨在解决同样的问题,不过缺乏弹性和高昂的价格让他们并不能被广泛的接受。聚合产品可能比刀片服务器更好,但是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最后,预集成的系统对于对硬件集成缺少兴趣或者技能的公司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这种系统也会对于倾向于只是用单一厂家而不是很多厂家产品,但希望从购买到系统运行这个过程转换得够快的公司来说也是很好的。

ODM会如何在市场增加主导地位还不太明确,但是价格诉求会戏剧性地变化——而且CEO还是视价格为主导因素。这会让ODM组件层面的购买成为一时的主流,不过ODM融合系统会改变这种平衡

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于5月27日在北京举办了2016华为中国金融峰会。本届峰会,邀请了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主管信息科技的领导与专家和业界专家约600多人出席,共同探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服务创新之路。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表示,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华为为金融机构所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完善领先的ICT基础设施、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合作伙伴资源、安全可靠的核心部件。

金融变革,华为为金融行业带来的三大价值

蔡英华从目前银行业所处环境,信息技术变革角度阐述了当前中国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面临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加强的挑战和信息创新技术如云计算、移动化、社交化、大数据的逐步渗透,在ICT架构方面正着手从传统封闭实时架构向开放分布式架构转型。他说,“在业界变革期间,华为公司聚焦金融信息化ICT基础设施领域,并将持续在金融行业战略投入,我们有意愿也有能力和我们的客户一起重塑IT架构,加速数字化转型。”具体而言,华为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能够为金融机构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金融信息化所涉及的ICT基础设施层面,华为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开放的架构以及最完整的产品线。其次,华为在金融行业具有丰富的解决方案实践经验和合作伙伴资源,坚持“被集成”,打造稳健生态圈,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最后,华为所提供的ICT基础架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华为自行研发、安全可靠的,确保核心部件安全可控。

蔡英华还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华为近几年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经过近几年积极探索、不懈努力,实现中国金融市场高速增长,近几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90%。与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结成了ICT转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下一代金融ICT基础架构。截止目前,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广泛服务于国内260多家金融机构。”

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

借鉴新技术,利用交易银行和产业链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德勤管理咨询金融服务业合伙人邱勇攀在本届峰会上表示,未来银行转型将会包含如下几个方面:针对个人客户把银行的服务嵌入到个人生活场景里面,提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想要的服务;借鉴新技术,利用交易银行和产业链金融产品,给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同业业务,采用O2O的方式,建立金融同业平台,传统同业业务平台化,并拓展交易资产业务。创新对银行的传统业务架构和业务模式都发生了很多挑战,如何应对这个挑战,我们认为银行业务模式和系统交媾的双平台化,可以有效应对当前挑战。”

他说, “金融创新是大家关注的话题。金融创新,有外部因素驱动,也有内在的驱动。外部因素有三点,第一、国家随着经济进入L型,对银行未来投资和收入,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第二、利率市场化,根据其他国家经验,利率市场化会使整个银行的息差短期受到很大影响,对于没有特色服务的小银行,可能陷入死亡之谷;第三、互联网金融的资产端和负债端和中间业务方面,都对传统的银行业发起挑战。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创新还有以下内部驱动力,首先银行业务上过于注重经营管理,没有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第二,过去银行是趋势经营,整个金融是相对粗犷的,而不是精细化的,所以金融产品创新同质化非常严重的;第三,银行经营风险管理,主要是按照监管要求进行管理,缺乏内生的,基于银行本身业务的风险进行量化和管理。第四、银行传统的组织架构使银行在面向客户的时候,缺乏对客户不同业务需要的统一的端到端的方案,提供最优惠的一揽子报价。

金融IT创新,引领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实现真正的智慧银行

大会邀请了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进行了题为“以IT创新推动银行业务转型”精彩分享。

林磊明说“银行在最近五年到十年间,我觉得实际上发生两个拐点,一是银行IT从面向柜面员工到面向互联网直接服务的拐点;其次是从互联网的交易服务到场景化、智慧化服务是当前面临的下一个拐点。为了应对银行面对的这些拐点,建行从11年开始,进行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实际上是整个银行IT体系架构的重构,包括业务架构、数据产品,整体的安全策略,都做了重构,为下一步在互联网+领域能够实现快速有效的创新,奠定非常好的基础;例如在金融云方面,构建了生产云、桌面云、开发测试运三个云平台,可以进行资源配置、监控管理、资源申请、资源一体化的管理,支持企业业务、个人客户业务、以及银行办公三种云服务;在大数据方面,主要是在做数据仓库和风险防范,营销管理这些服务;用金融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方法,来处理结构化的数据,能够更好的来防范风险,以及做客户管理,客户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大数据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能够真正的把数据,更快的反应到智慧的银行应用当中去;全渠道协同方面,提供多场景体验一致的金融服务,能够做到人工和自助互为补充、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远程和柜面服务相互配合,随时、随地、随需、多场景体验一致的金融服务。展望未来,智慧银行必然离不开金融IT的支持,金融IT的创新,也是希望能够引领我们整个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实现真正智慧的银行,对客户提供智慧的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林磊明

拥抱变革:保险业的+互联网与互联网+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赵峰为大家带来了以“拥抱变革:保险业的+互联网与互联网+”的精彩演讲,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保险业的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互联网+和+互联网对保险企业带来了什么冲击和变化?从大趋势上看,互联网金融对整个保险行业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创新,互联网金融缩短了服务周期,提供自助的、或者是现场更及时的处理。因此,在业务流程上必然要进行大幅度优化。第二是商业模式创新,利用大数据为保险销售服务,创造多样化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是术,互联网+是道,+互联网是改变我们传统业务,为传统业务插上翅膀,让我们传统业务反应更快,互联网+是新的业态,新的增长的方式。”

+互联网,如何改造中国人寿原来的应用?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争取把这些应用更好地场景化。为此,中国人寿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构建全集团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为客户提供包括寿险、养老、基金、财富等产品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提高客户和中国人寿互动的频度,增强客户的黏性。并通过一些场景化的考虑,把传统业务迁移到移动设备上,这是中国人寿的+互联网。

中国人寿的互联网+又是怎么样的?从保险角度来讲,保险跟银行从业务性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相对于银行业务,保险业务互动频次太低,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去适应互联网+大变革,中国人寿需要打造生态体系。适当去跨界,要在做好保险主业的同时,进入到银行或者是其他的领域,进入到客户高频次接触的领域,去带动我们保险业务的创新和变革。比如说包括健康服务,包括车联网、养老养生、理财等等这些内容。因此,中国人寿会设计一个黏性服务的生态圈,比如 “一账通”平台,更好地促进业务发展。为此,中国人寿专门构建了一个整合的大数据平台。为了更好的推进大数据在整个集团的应用,中国人寿和华为共同创建了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其中包括大数据的基础平台,大数据的应用平台的建设等。

重塑IT 加速数字化金融转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T产品线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总监邓兴做了《重塑IT 加速数字化金融转型》的精彩分享,邓兴精彩阐述:

“当前,开放平台是大家考虑IT架构的基本要求,面对金融业务创新和传统业务的改造,应该如何选择投资开放平台,如何使用开源,华为认为:基于目前国内银行IT基础设施的情况,开放平台已经明确了X86+VM虚拟机的架构,正在或者已经完成了中间件和应用的适配,这是金融云的1.0阶段。

然而,一个完整的IaaS方案,要从数据中心的层面,综合考虑计算,网络,存储3个资源池的统一协同,甚至必须考虑资源池在多个数据中心的协同,以实现业务驱动的自动化管理和调度,我们简化成金融云2.0阶段,即X86+OpenStack。华为不仅在开源架构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同时推动云平台在内核架构上尽快完善,满足企业应用。

对于银行的IT基础设施云化只考虑X86+OpenStack IaaS层面并不够。银行面向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应用,从基因上就要求必须支持分布式部署,弹性扩容缩容;同时考虑到整个生命周期的快速迭代,IT基础设施云平台必须还要具备PaaS中间件服务和大数据服务的能力,即X86+OpenStack+Container+Big Data的Cloud 3.0架构。华为在主要的Docker,PaaS,大数据开源社区中,都是积极的贡献者和领导者,从而支持金融行业的快速创新。

金融机构从传统架构、Cloud1.0、Cloud2.0到Cloud3.0的演进过程中,保持开放性十分重要,华为在开放架构的解决方案上战略投入,一个平台可以适用所有场景,并联合全球150多家金融ISV投入到创新开发研究中,为全球300多家金融客户提供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华为将用开放架构的软件和简单易用的硬件致力成为金融云架构转型的首选伙伴。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T产品线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总监邓兴

华为高容错解决方案重磅发布

最后,华为高容错解决方案在大会上进行了重磅发布仪式。华为关键业务服务器领域总经理王震先生首先向与会嘉宾阐述了高容错解决方案:基于开放体系架构设计,全面替代传统小型机高端存储的封闭体系架构,实现核心业务跨数据中心双活,保障业务零中断、数据零丢失,具有可靠、高效、开放的特点。”同时,在现场来宾的见证下,华为企业BG中国区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刘超先生,华为关键业务服务器领域总经理王震先生, 英特尔公司行业合作解决方案的技术总监龚毅敏先生, SUSE中国区总经理拜亮先生, 微软中国SQL数据库产品拓展总监黄必峰先生等领导宣布华为高容错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容错解决方案发布

在本次峰会期间,华为在场外搭建了600多平米的展厅,全场景化体验展厅突出开放、创新、生态、未来,为金融ICT基础设施建设开出良方,获得与会嘉宾称赞。华为联合业界核心伙伴,为与会嘉宾展示全场景化解决方案,体验“钱”在金融系统里的畅游历程,协助金融机构,提升用户体验,创造更大价值。在智慧网点里,展示未来银行的远程理财、私人银行、移动银行等多渠道一致化体验,利用智慧、创新信息技术,协助金融机构提升用户体验,拓宽金融业务;在重塑平台展区,与会嘉宾可零距离了解华为KunLun开放架构小型机,以及华为在云计算、开放分布式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开放平台如何全面承载金融业务;在重塑数据领域,联合合作伙伴,展示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更精准的业务创新和及时的风险管控;在金融敏捷网领域,通过创新SDN技术优化广域网络带宽链路,利用创新虚拟化技术实现数据中心高稳定、高可靠和高效率,同时展示华为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最新研究成果,帮助金融机构构建立体式深入防护体系,保障金融机构安全运营。

大会最后蔡英华展望未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华为将基于业界最完整的产品线和创新技术,坚持‘被集成’战略,联合合作伙伴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打造稳健生态圈,致力成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伙伴,与客户共同迎接挑战!”


哆哆联盟
城市生活一卡通



点击阅读 获取更多优惠信息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