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习性,不要让别人猜到你

人是习惯的动物,甚至是习惯的奴隶,每天我们都被困在大大小小的习性牢笼里而不自知。不信吗?你听:妈妈:“赶快去...



人是习惯的动物,甚至是习惯的奴隶,每天我们都被困在大大小小的习性牢笼里而不自知。

不信吗?你听:

妈妈:“赶快去写功课。”

孩子:“好啦。”

妈妈:“还不赶快去,等一下要吃饭了。”

孩子:“喔,好啦。”依旧没动,继续看电视。

妈妈火大了,冲过去关掉电视,大声飙骂:“要我说几遍你才要听?”

这样的家庭戏码,你熟悉吗?

每天到了傍晚,同样的情节、同样的戏码、同样的对话,就会重复在家庭里上演。我常开玩笑说,根本不用看电视,因为你家里每天都在上演八点档连续剧,不是吗?这就是惯性。

当你响应别人的方式都是千篇一律、只有一种,对方永远猜得到“你接下来会说什么、会如何反应”时,这样的对话,就是无效的沟通。久了,谁都厌烦。

千万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每天跟同一个人反复着无效的对话与应对方式,它就像“例行公事”一样,了无新意,只会耗损你的能量。

那怎么办呢?

如果你受够了,想摆脱僵化的习性,不想再演老剧本,那么,改变吧。改变你的“应对、响应”方式,不要千篇一律,不要让别人“猜到你”,你就成功了。记住,修行就是“修正行为”而已。

有一天,一位女士上完我的工作坊,回到家,一进门就看到儿子正在看电视。她说,要是在以前,她一定立刻发飙、质问孩子:“功课写了没?怎么还在看电视?”但那一天,她记起我的话,决定改写老剧本。

“改变模式,千万不要让别人猜到你。”她在心里重复了这句话。于是,她忍住了。

深深吸一口气后,她坐到儿子旁边,关心地问:“儿子,你今天过得好吗?都做了什么事?”

你听,妈妈的语言改变了。

只要你愿意,改变其实没有那么难。

儿子一听,楞了一下,心想:“咦,妈妈今天怎么这样说话?她怎么没有骂我?”当你改变语言、改变响应方式时,对方就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也没办法用“老模式”来响应你了,不是吗?当你的剧本改了,他的剧本就一定要改。相信我。

儿子立刻关掉电视,他虽好奇妈妈今天是怎么了,但还是很开心妈妈关心他。

然后,儿子兴奋地跟妈妈说:“早上我去同学家写功课,写完功课我们一起去河堤公园骑单车,骑了很远,路上看到很多白鹭鸶、蜥蜴、甲虫,还有很多人在遛狗,好好玩喔!”儿子迫不及待地叙说着今天发生的故事。

相信我,人都有说故事的渴望,人都是渴望被聆听、被理解的。

妈妈聆听着孩子的故事,发现孩子其实比自己还会过生活,她根本不用瞎操心。

那一晚,老公刚好不在家,她带着孩子出去吃了一顿别致又丰盛的晚餐,母子两人聊得好开心,共度一个愉快的夜晚。你看,小小的改变(响应方式),结局却大大不同。

我常说:“语言是有力量的。”“改变语言,就改变关系。”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你也厌倦了跟孩子之间的拉扯,或厌倦了跟另一半的争吵不休,何妨检视一下:你都是怎么跟他们说话的呢?响应方式是不是都千篇一律?而他们每次响应你的方式,是不是也都“照着剧本演出”?

如果你喜欢旧模式,就请继续,我没意见。但如果你想改变关系,改变现况,很简单,就从你所使用的语言开始改变吧。

语言改变,剧本就改变,关系同时也就改变了。

一切改变,由我开始。千万别妄想你的家人会先改变,不可能的。

现在,你只要改变你的语言(响应方式),用心的方式去响应家人,你在他面前,就是一个“崭新的人”,令他无法捉摸。此时,你就赢了。

不是要你在面子上去赢别人,而是要你去赢回你想要的亲情。毕竟,家人才是你的最爱,不是吗?莫忘初衷。

为了家人改变自己,是值得的。那绝对是爱。你在“实践爱”。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