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诗歌(2017年5月)

点击图片上方蓝字“诗刊社”,一起玩耍吧^_^草地酒店阿信漫天雨水不能浇灭青稞地上汹涌的绿焰也不能制怒乖戾厨娘...





点击图片上方蓝字“诗刊社”,一起玩耍吧^_^



草地酒店

阿信

漫天雨水不能浇灭青稞地上汹涌的绿焰

也不能制怒

乖戾厨娘,揎袖露乳,剁切一堆青椒

如某人频频现身微信平台

臧否人物抨击世风

只有檐下一组游客表情沮丧如泥

只有院中几匹马神态安详,静静伫立

河水涨至车辆却步。但对面仍有藏人

涉险牵掣马尾泅渡

何事如此惶迫,不等雨脚消停

我也有天命之忧,浩茫心事

但不影响隔着一帘银色珠玑,坐看青山如碧

臧棣:阿信的诗从来都写得很从容。这的确非常难得。这种从容不光是诗人自我修行的结果,更特异的,从阅读感官的角度讲,它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生活在平原或洼地上的诗人,写不出这样的诗。如果硬写,那就把诗的语言弄得很拧巴。阿信是我见过的最具有高原色彩的诗人。他的诗歌视野浸透着只有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才能把握到那份生命的悠然和开阔。阿信写的是近乎新型的吟游诗:既有对诗人的生命处境的现代观照,又有对大地之歌的细致而放达的体悟。风景在他的诗歌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极其关键的视角。但阿信写的不是风景诗,他苦心呈现的依然是一种格调高迈的存在之诗。他的诗歌语言表面上看与常见的现代汉语无异,但隐含在诗歌视角深处的诗人的感受力却悠远深邃,俨然如一位古代诗人在现代歌者身上的复活。从倾听诗歌的角度看,阿信诗歌中最迷人的、也是最具个性的语调或许就是这种复活的声音。这也是当代诗歌中久违的近乎神启的音质:纯净,朴素,内敛,却直抵生命的原始镜像。

合肥记

木叶

人们常说,时光在渐渐变浅。这显然是不真实的。

——题记

早年,在淝河摸鱼,逍遥津踏青,

一个叫姜夔的男人曾在此伤心恋爱,

官道上行人往来。醉酒时分,

有人会在臆想中端起巢湖当做水瓢,

“哪里旱来哪里浇”——

日和月绵长得难以考证。

一城而千万城,它暴涨的青筋

加注了电力和石油后催动的竹鞭,快速蔓延,

钢筋的笋子

在城外的山冈上

到处生发,载重的汽车急剧地来回。

被一再修订的本地方言开始稀有。肉眼可见,

种种参差不齐让人心疑的速度

执意在竞争。人们怀念

曾经逐水草而居的粗犷本心,

关心起江淮之间

究竟是何人第一次擦亮自己骨头里的白磷。

如果不出我所料,包拯和李鸿章

依然在此地生长。飞转的时运过后,

他们承包茶楼,或者做兼职律师。

复建的赤阑桥头,中规中矩的

圆月,照亮细碎的桂花、人影,

和被刺耳的汽车轮胎刮擦地面的声音

压低了的虫鸣。

陈先发:地名入诗,通常会让作者陷于两难之境:一方面,地名所携的复杂意味,可能让诗中的经验空间更显丰富多维,但同时,此地名某种早已形成的固化印象也会扭曲写与读。何况“合肥”这个让人脑壳生疼的地名呢?合肥本为“合淝”,是“淝水之战”中两条淝河交汇的水丰草美之地,姜夔早年在此城两名琵琶歌妓的活色生香中不能自拔,留有大量佳句,“我家曾住赤澜桥,邻里相过不寂寥”。赤澜桥附近,至今仍是我们这帮居于合肥的诗人斟杯酌盏之处。唯有木叶,从日常生存的灵光片羽间捕捉到的,比本城其它诗人更为庞杂而丰厚——诗是生存经验与语言经验在深层的灵异交织——“合肥”二字,或者其它地名,无非是这种交织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愈是在身边伸手可触,诗人对语言体验的忠实便增一分。这首诗最想让我一说的,是其将历史的、即时的符号随性揉成一体的能力,和它流畅而沉着的语调。木叶近年的创作日渐呈勃发之势,常常是几杯下肚宴席未散之际,便有佳作喷涌而出。这首诗未必能称佳作,但就为一城一地而诗,倒也算值得揣摩的好样本。

垂柳

方楠

垂柳适合隔岸相望

故乡适合在纸上怀想

看着你年轻的脸。不忍说

—所有的,都将以失败告终

一棵垂柳也终将涉过河流

我们必将隔着死亡

—“那弯曲的、低垂的、顺从的生与活”

是美的。也并非一种麻木的怡然自得

我们这样在世上活了几十年的人

我们这样不至于迷失在倒影里的人

李元胜:这首简洁的诗,已经有了足够的复杂。从诗中可以抽出一个看似静止的面画,隔河有垂柳,它顺从于风,并在河水里留下了倒影。这个画面里有理解这首诗的钥匙——垂柳。诗正是围绕着垂柳层层建造而成:过来人正在向年轻的倾向者讲述他(她)审视后的一生,他(她)选择了从垂柳开始。从审视是需要某种距离的(时间的,或者空间的),到严酷的提醒或告诫,诗推进的速度很快。接下来是全诗的重点:前述距离的形成,其实意味着某个过程,这个过程几乎接近死亡,有如柳树的涉河而过。世上的活着,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悄然站立的,看似轻风拂柳,其实他(她)也在经历万倾怒涛。那样的怡然和轻盈,那样的低垂和顺从,并非源于麻木,而是已经沉痛地接受了这样的命运,反身回到了世间日常细小的美中间。所以,这是一首中年之诗。在我的眼里,它表达出了宿命以及相关的绝望,同时也表达出了生活在宿命里的美和坚忍。

在印度大地上

池凌云

赛格王树和以丽安树站在一起,

看见有人跌倒,却以无言来约束自己。

牛拉着装满甘蔗的木板车,

赶车人没有扬鞭,来自大地的甜就要回家。

步行的人们时常停下来歇息,

陪伴心中的神,或等待下一缕阳光。

几个孩子荡着树枝做的秋千,

有时离天空近一点,有时离大地近一点。

雷平阳:各安天命,万物自律,敬畏神灵,池凌云的《在印度大地上》,在貌似寻常的场景中,精准地捕捉到了印度的精神符号及其肉身的信仰。她于日常性中写出了神性。

终南山

左拾遗

喜爱一座山,和它的名字。从唐诗开始

它的春景,它的幽深

它的隐喻

以及,北纬34度、留下的闲笔

小剂量的芬芳,和自以为是的风光

一个人,在内心慢慢豢养了四十年的

来路或归宿

只为,与一座山见面

拥抱或促膝交谈

到了终南山。“真的,不想走了”

山上的雪花

一片一片,幻如

佛前的蒲团,坐满风声和空相

一个人,向流水问禅

在口语里

露面。过亦官亦隐的生活

进也踟蹰,退也沧桑

站在,汉字的风口。一座山,转身

落泪,擦光了

时光的偏旁或纸巾

大地,只剩下

私奔的炊烟

鸟鸣,拖动孤寂的

光芒。今夜,深一行,浅一行,居无定所

潘维:左拾遗这个笔名很有意思,百度上解释是给皇帝捡起遗漏的东西,当然是上层建筑的东西:秩序、政策诸如此类。实际上就是谏官,杜甫当过一段时间。很容易猜测作者的某个阶段的精神向度,而这首诗恰好证实了这一点。“钟南山”代表了隐逸派的福地,作者在用叙述一点一滴地捡起内心的文化声音,细节具体但内容抽象的语句,放松、宁静地形成了文化象征和自我的“见面、拥抱或促膝交谈”,写得精炼,恰如其分。显示了这位作者的才华。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