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6岁前的孩子讲道理 一般情况下收效不大

给6岁前的孩子讲道理一般情况下收效不大...




跟小孩讲道理是否真的有用?专业心理老师于东辉指出,家长们天天讲道理,以为重复是好事,时间一长,孩子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孩子与父母间的交流会因此产生障碍和隔阂。
3岁前,小孩听不懂大人的道理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广州市心海榕讲师晴樾指出,父母爱跟孩子讲道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小孩成长过程中,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很不科学的。“有时候我们 看到相熟的妈妈们带着自己的小孩外出吃饭,妈妈们难得聚在一起,自然聊得很开心,这时候孩子在旁边受到冷落,他希望妈妈可以关注到自己,但妈妈没有任何反 应,孩子就闹腾得哭起来,这时候大人就开始讲道理‘怎么样做个乖小孩,小孩是不能打扰大人说话的……’”

晴樾认为,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这样给孩子讲道理效果是非常小的。一般来说,人的成长存在一个自然发展的规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怎么去认知和了 解世界,其实用的是潜意识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走心”,用形象思维来与外界打交道,例如他们喜欢音乐、图书、故事这些通过画面、感觉去呈现的事物。随着 孩子的逐渐成长,从6岁到12岁的这个成长阶段,孩子才会慢慢形成并且具备一个抽象思维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走脑”,懂得何为文字、何为逻辑,自己建构 起一个抽象的思维模式。

“父母在孩子不同年龄段讲道理,效果也各不相同。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他们听不懂;6岁以前的孩子,作用非常之小;9岁以前 的孩子,他们可能慢慢开始理解,但愿不愿意去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直到孩子12岁以后,他们可以慢慢接受了,知道怎么懂得用道理的方式去跟别人沟通。简而 言之,当人的认知和了解与世界发展规律相一致时,孩子才慢慢懂得父母讲道理的这种沟通方式意义何在。”晴樾说道。

讲道理很容易挫伤孩子自尊心

为此,家长在教导孩子时,要根据其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阶段来进行沟通,掌握孩子在每个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用孩子能听得懂的方式去交流。为什么很多家长 觉得孩子屡教不改,屡屡犯错,归根到底是大人们的责任,是他们讲道理的教导方式存在偏差,对孩子的认知模式发展和身心发展阶段的不了解。晴樾补充:“大人 用成人世界的方式讲道理,孩子听不懂很无辜。大人逻辑思维比较缜密,语重心长说一番,孩子仍然记不住,家长就变得很恼火,认为孩子不用心听,其实是孩子听 不懂父母在讲什么。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是强势一方,用比孩子高一级别的身份去给孩子施加压迫感,令孩子的安全感和信心受到伤害,孩子则本能地将这些语言排斥 在外,丝毫没有吸收到可受用的知识。”
李女士最近提起孩子总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女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喜欢拿同桌的文具,拿老师放在桌面上的糖果,李女士和老师已三番四次责罚 女儿,说如此小偷小摸的行为实属不该,谁知道女儿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去到别的班级拿他人的东西。“为何大人们与孩子沟通无效,这是因为老师和家长都用自己 的语言标准去跟孩子沟通,孩子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小偷小摸’,也不懂何为‘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但她潜意识能感觉到大人语言带来的身心和人格上的打击,并 且感到恐慌。”晴樾分析指出,其实这个事情很简单,身为父母,首先必须要去理解孩子去拿糖果的缘由是什么及行为背后的动机。糖果是学校老师用来奖励给听话 的同学,孩子拿糖果回去给母亲,实则是想证明老师也有奖励自己。实际上孩子认知不清晰,她不懂得这个糖果不能由自己去拿。再者,她为什么总要重复这个拿糖 的行为,是因为她想努力通过此举去跟别人辨析“我是个听话的同学”,仅此而已。遗憾的是,大人们没有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家长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 的。后来,大人们得知孩子的想法后,通过故事、图画的方式去给孩子讲道理,接纳她的行为,给她试错的机会,就达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

不讲道理该怎么办

引导和支持孩子去“试错”

讲道理没有用,该如何跟孩子正确沟通?晴樾建议家长可尝试“试错法则”,既然孩子犯错讲道理没用,那家长们大可不必去讲道理,反而可允许孩子去试 错。“试错法则”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外被很多家长推崇使用。通常来说,小孩做事情正确与否是靠家长日常进行教导,但在这个过程 中,父母无形中让孩子缺失了很多学习事情的机会,若让孩子经历一次又一次的错误去学习和成长,引导孩子去试错的同时去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也是个不错的 学习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在不断试错的过程当中去总结,孩子犯错时,为什么家长总是迫不及待去指正,不能等待孩子慢慢摸索找到对的方向,试错的过程中父母给 予的支持和引导是重要的,这样的方式比教育孩子讲道理更重要。

读绘本的方式比讲道理好

除此之外,晴樾还支招称,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发生错误的时候去讲道理,应该尝试在事后通过绘本去沟通,绘本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大人们用讲故事、图 画、游戏这样的方式在睡前与孩子分享,引导孩子,给孩子制造一个充满爱意、温暖的氛围,孩子很快就能明白这些故事中的小道理了,“小孩在不同的年龄段总有 不同的难题,爱撒谎怎么办,不爱吃饭怎么办……这些日常生活的话题可以找到相关的绘本,这种沟通方式是走形象思维,孩子当下不能迅速去接受、消化,但之后 的作用是可以看到的。”

把小道理变成剧本演出来

“国外很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大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小道理变成剧本来演出,提倡戏剧化教学,目前在国内使用得比较多,较为推荐的也是用故事的形 象思维去让孩子明白道理,但家长在选择童话故事书的题材时尤其需要注意,避免选择一些让孩子阅读之后产生负面情绪的题材,相反地应该选择一些正面具有教育 意义的故事,例如《丑小鸭》它是鼓励孩子学会自信的好故事。”于东辉提醒说。

有此一说

明知讲道理没用,大人为何还喜欢讲道理?

有时候明明知道讲道理方式不可信,为何家长还频频如此去跟孩子说大道理?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常委、广州心海榕讲师于东辉表示,成人世界 常见的沟通方式是讲道理,讲道理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家长们已经习惯了成人世界的“走脑”思维模式,一旦回到家里面会不自觉地去使用这样的思维方式,这 是习惯的力量。
 
厦门德邑心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幼儿教育,亲子教育,学生心理,人际交往,职场心理,健康减压,婚恋心理,家庭心理顾问等方面的信息,伴您和您的家人一起健康快乐成长!

来源:

公众号厦门德邑心理xlzx0592
扫描二维码,和我们一起关注心理健康咨询热线:0592-2113355

免责申明:
1、本公众号提供的所有内容(除有注明原创之外)均由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德邑心理只是一个展示方,仅提供心理健康的内容服务,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本公众号上的会员言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公众号同意或认可其言论,本公众号不承担由此言论所导致的任何法律责任。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公众号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站客服投诉(0592-2113355),并提供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站将会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内容。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