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No.200 秦朔:创作就是让表达找到自由

创作与交流是人的本性,内容生产是人类的黏合剂...

人物名片
秦朔: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第一财经日报》前总编辑



创作是有尊严的,新媒体正在创造新的精神价值



非常开心在我自己创业快100天的时候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首先要非常感谢新榜创始人徐达内,因为在我创业的时候经常请教他,他也给了我很多很好的意见。我也借此机会特别感谢吴晓波,因为我的公众号“秦朔的朋友圈”名字就是他取的,他也是我在这条路上不断鼓励我探索的福星。
我今天想分享的今天是“从一到1”,其实这是我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在我创业之初,我觉得我自己的未来很不确定的,可能是在我过去“一”的基础上打一个折,我想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事实上,我当时认为在25年的传媒生涯里面所积累的资源、小小的成就,是自媒体所无法超越的,只是自媒体的自由可以让我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已,但是在创业的100天里面,自己重新活了一遍,或者生命重新绽放了一次,重新成长。

首先,我想说下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媒体做的是什么事情,其实我们是和创作或者内容相关联的事情,我在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当时我们政治课老师讲到人类起源的时候,举过语言是怎么诞生的例子,比如“虎”这个字是怎么诞生的呢?就是因为人类遇到很莫名的怪物想冲向人类把人类吃掉,所以人类发出的这种恐惧的声音是“虎虎虎”,这种声音从他的不断进化的器官里面发出来,而且这种声音必须越发越大,这样才能招呼自己的亲人。我想创作的本质是人类的本性:说自己想说出来的,你想喊后想被期望的人听到,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理解。
在人类修建通天塔的时候,上帝修改他们的语言,没有办法再连接


创作是很有尊严的,它通过一个手段把我们观察到的世界给它一个意义和界定。劳动非常重要,劳动的过程中需要语言,换言之就需要创作,所以在《圣经》里面,人类的力量太大的时候,在人类修建通天塔的时候,就修改他们的语言,没有办法再连接。

什么是传统媒体或者是我们习惯的传统媒体生产方式?我们的介质决定了我们的供给方式和供给效率,杂志的周期要三个月,报纸是几百人在工作,每晚有上百人在工作,报纸的规格决定了内容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基本结构,这是我们过去习惯的。我在过去传统媒体做管理,会假设人的能力是差不多的,每个人跑一条产品线,现在我懊悔,我有什么资格在选题会决定明天的一切内容?我在所有的领域都非常内行吗?
传统媒体的金字塔结构,总编是超强大脑,什么都可以决定。传统的模式是即使此刻你知道一个照片,也只能第二天才能被大家看到。

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经济变迁,带来了新变革,新媒体正在创造新的精神价值。过去的传统媒体,有些版面要放共同的、差不多的题材。这么多优秀的人才生产出来的内容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重大题材是没办法优化、精挑的,只能保证不要出问题。
上周我在旧金山参加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我的编辑总监在日本,我的后台工作人员在上海,我们可以在异地共同生产内容。如果我没有内容,我可以去朋友圈看内容的活水,这种交融互动的环节是内容增值的重要环节。我们正在耗费更低的成本生产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新媒体迎合发展的原因。在新媒体中,更多是在移动端或者全屏媒体,每个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让内容生产者找到了自由,可以是视频、一千字、一万字,所有的方法和方向都可以尝试,这是比传统媒体更合理的地方。

现在探索的疆域大大改写了传统媒体和公关广告,你的商业模式会有根本性的改变。2016年可能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在此之前,内容生产的制高点毫无疑问是传统媒体主导的,而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一些领域的重要报道是由传统媒体完成且不可动摇的,但是在未来时代记录的印记里面,可能是我、吴晓波这一类人写的。我们在这样整天担心自己身体的年龄中,还整天像农民一样耕耘的人,为什么不能绽放呢?假定新榜再做一场会议筛选重要人物和情境的时候,可能更大的表达来自于自媒体。

从媒体意义而言,新媒体带来什么变革?

第一,去中心化。新媒体是一个个轻的中心,周围有很多连接,今天,即使是一个群主都可以是自媒体,不需要通过传统的媒体就可以让内容直达用户;

第二,业余可能更专业。其实,社会中有那么多各行各业的专业者,只是没有记者证和编辑证,但可能生产更专业的内容。传统媒体的危机感可能来自于那些不是媒体人的优质内容生产者;

第三,新媒体会带来非常多风格的内容。未来新媒体的内容本身固然重要,但是表达风格也同样重要,正如罗永浩一样;

第四,反馈即内容,互动即价值;

第五,在自媒体的发展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样式。比如明星驱动的族群化风格,像吴晓波或者罗振宇老师就是这样的,还有不一定非常人格化的风格,基于专业兴趣凝聚起来的社群。
对于媒体人自身,要从传统的地方到新的地方,很大的挑战来自于内心,你要改变只求安定的心理。在过去的五年中,很多报纸杂志被上级媒体单位关闭了,我们要培养敢于变革和变化的心态,一切都可以改变、颠覆、尝试。过去我的编辑记者觉得秦朔很了不起,我们要对他遵从,其实,我们要改变对高职位人学习的心理。我们要真正连接需求,重新绽放供给。每个人要相信自己可以重新变革。

前天我在上海做一个节目,主持人问我创业有什么收获和遗憾,我想了半天没想出什么遗憾。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如果你愿意尝试绽放,你有很多机会和可能性。有蛮长的时间,我从凌晨四五点起来,每天都觉得像踏浪而起,我想到了一句话:“如果上帝不拿走你的过去,就会拿走你的未来。”我经历过迷茫痛苦折腾,我想上帝就是要把我的昨天彻底拿走,否则我永远不会有未来。创业让我的生命重新绽放了一次。

我之所以自己一直倡导没有什么救世主,不要抱怨,更多自我解放,是因为我非常感恩我找到了我最快乐的精神状态。有人说我太拼了,无法持续,其实我拼的不是前三个月,而是过去的积累,在这样新的平台和境遇,和更多人连接,得到更多人的反馈和帮助。在这样的循环中找到无穷多的快乐、享受。这个月月初,我内部一个人在统计工作量,意外发现我上个月写了20多篇文字,而且特别长。这个月我去了硅谷,还写了更多,我认为现在创作可以在路上,可以在对话中,可以在任何情境下。
非常感恩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内容超级大平台、用户。荣格说“I+WE”的时候,就是完整的我、不断进步的我,我觉得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这个时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需要十个吴晓波,需要十个罗振宇,我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内容的春天,绽放出最美的自我和精神食粮,奉献给这个时代。

谢谢大家!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