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治疗:心智礼的客体关系视角

亨利·心智礼(Henry Ezriel 1973)因为参加比昂的第一个团体,在成员的这段期间他对团体就产生相...



亨利·心智礼(Henry Ezriel 1973)因为参加比昂的第一个团体,在成员的这段期间他对团体就产生相当大的兴趣。不久之后,他发现比昂的理论主要是根据克莱因的概念,和自己对于团体的概念不太一样,于是他根据了费尔贝恩和刚特瑞普(注:二人皆为英国客体关系中间学派的代表人物)来发展自己的理论。

心智礼开始提出自己的假设,主要是来自于客体关系的理论,就是一个人想要寻求的是压抑和逃避接触令人可怕的潜意识幻想。

如果能够发展客体关系协助他们暂时能够否认潜意识的幻想,就可以达到增强的效果。这样的人际关系我们就把它标定做必须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观点中,在许多情境当中的这些人际关系以及移情关系,未必是有其发展的目的的,就如同古典的移情性神经症一样,可能呈现出发展受到阻碍的议题,但未必具有发展的效果。这些必须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为了协助自己度过想要逃避的关系,因为如果直接进入想要逃避的人际关系,可能会造成大灾难(也就是灾难的人际关系)。这三种客体关系就组成了心智礼的三元结构体。


必须的人际关系


逃避的人际关系


灾难的人际关系
团体常见的张力是一种潜意识的力量,能够让参加的成员会表现出这三种关系。因为不太容易出现两个成员有相同的内在精神冲突,每一个人都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行为,而且会将自己的客体关系型态加诸在团体身上。团体的成员会逐渐感受到这股隐藏的张力。由于这样的历程出现在此时此刻的聚会当中,治疗者会指出团体当时出现的张力,而且描述团体成员是如何造成这样的张力。这种取向的重要概念是代理人的沟通方式,是指虽然团体的成员并没有说出任何的事情,但是潜意识的、默认地认同这个成员所投射出来的张力。
这种取向的重要概念是代理人的沟通方式,是指虽然团体的成员并没有说出任何的事情,但是潜意识的、默认地认同这个成员所投射出来的张力。

心智礼认为如果没有将三种关系借由团体是一个整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解析就不算完成。再则,希望这种解析的方式能够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的完整。例如,如果成员太过理性的讨论,而缺乏在团体中情绪的分享,心智礼就会建议团体,你们的讨论太过于分析取向,而没有足够的情绪(也就是没有建立必须的人际关系)。他想要避免直接挑剔治疗师的带领方式,这种带领方式其实呈现了过度分析的倾向(也就是逃避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担心说出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时,不会受到团体的照顾和回馈(担心团体会是他们灾难的人际关系)。心智礼之后会清楚地点出每一个成员个人的内在冲突,如何导致这种型态的讨论方式。心智礼比较喜欢由五个成员所组成的团体型态。



对心智礼来说,所有的解析都是依此时此刻为导向,治疗师应该将自己在团体的活动局限在解析的工作就好。事实上,在他能够清楚地澄清团体共同的潜意识张力,以及个别的团体成员如何促成这个张力之后,才开始说话。成功的解析能够让个案获得释放,因为他们可以更真实而成功地面对逃避的人际关系。这时候,过去的记忆以及种种的联想都会同时地浮现上来。然而,心智礼也相信,想要逃避回想过去的经验可能也是一种防御机制,因为想到过去的冲突也可能让自己看到现在生活中究竟在逃避哪些人际关系。
在这种纯粹的解析取向里,心智礼不会在团体之外的时间和其他成员碰面,而且完全将自己局限在只有在团体内才提出解析式的评论。其他的介入方式在心智礼的看法当中,都是提供必须的人际关系,减低焦虑,因此都会损害团体的效果。治疗师在过程中才是中心的角色,因为成员之间的移情关系,都当作是想要和治疗师建立关系的一种取代关系(成人之间的竞争是需要的,因为和治疗师争执和竞争可能造成很大的灾难)。在作解析的时候,要以团体当作一个整体,要将团体共同的张力加以解析,并且和个别成员的内在冲突加以连结。总而言之,这种方式希望能够整合客体关系理论以及团体当作一个整体的概念。

虽然心智礼的后续追随者较比昂要少很多,他仍然是将团体当作一个整体的这个传统当中重要的理论家,因为他将焦点除了放在个别的成员身上,也将注意力放在团体当作一个整体的概念上。
摘自:《心理动力团体治疗》

作者:(美)Rutan&Stone

翻译:唐子俊



出版: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晓艳心理

微信/微博/喜马拉雅电台

微信号:xy-psy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