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选秀,戴着镣铐的美好

CBA选秀,从尴尬开始,戴着镣铐上路。不管这其中有多少体制的味道,都值得支持。至少,这条路走的大方向是对的。...




NBA选秀刚刚结束,咱们自己联赛的CBA选秀马上就要开始了。和美国69年的选秀历史相比,中国的联赛选秀只能算是襁褓中的婴儿,还在咿呀学语,前途未知。

今年是CBA选秀的第二年。选秀元年,男女篮分别只有一个球员被选中,也就是说,除了状元之外,其他人全部落选,场面简直尴尬。可以预料的是,这次选秀尴尬依然还会继续。

每一个新事物诞生的时候,不免会遇到质疑,观望与尴尬。第一年的选秀,绝大部分球队都不愿意派代表到现场参加。这很正常,参选的球员质量太差,连自己青年队的小孩都不如,何必浪费两张机票飞来当个看客?去年,新疆就明确表示,自己不缺人,不想去,去了也不会选。篮协无奈,只能发文:必须来,不来罚款。


用这种强制的手段,违背球队意愿的方式推动CBA选秀,场面泡沫,结果的尴尬是掩盖不了的。除了新军重庆队勉强用状元签挑走了方君磊,其他所有球队放弃选秀。最终到场的17个参选球员,16人空手而归,全程只有6分钟,抽两根烟的功夫就结束了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元年选秀。

看着就像是闹着玩的一样。

现在看着美国的选秀,无论从影响力,人才质量还是实际效果,跟咱们完全不是一个次元。但是在将近70年前,他们也很low。

美国篮球的选秀开始于1947年,当时是由BAA联盟(NBA前身)开启。第一年的选秀也是“丑闻”不断。首轮状元签,匹兹堡选中了来自于德州卫斯理大学的Clifton McNeely,这是美国篮球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but,他并没有从此步入职业赛场,走上人生巅峰。匹兹堡在新赛季开赛前就退出了BAA联盟,宣布解散(同年一起宣布解散的还有多伦多哈士奇队,你没听错,就是哈士奇,不是森林狼)悲催的Clifton McNeely同学转而回德州任教,当高中篮球教练。这种尴尬的事不止一件,第四签位的Walt Dropo同样没有加盟BAA,他转投了棒球联盟。另外,第7位的Jack Underman和第十位的Larry Killick也没有在BAA打哪怕一天的球。

比咱们高级不到哪去,只是人家职业化的早,从联赛创立之初就有完全的自由度,完全是市场驱动,工资什么的都是可以灵活调整,只要你能带来票房,钱的事,好商量。

咱们头一年被选中的方君磊,按照选秀规定,重庆队,也就是后来的北控男篮必须要和状元签订一份1+1的合同,最低保障工资是30万。这个强制,初衷是好的,至少在头两年能保证球员的权益,但是这也多少伤害了俱乐部的权益,有这个工资红线,他们在选人的时候会慎之又慎。

上个赛季,方君磊只出场了一次,拿到2分。很显然,状元的实力没有达到CBA的水平,但是又不得不掏钱,30万买两分,这个代价有点大。

去年的状元如此之“水”势必会对今年的选秀产生不小的影响,拿着靠前签位的各队都会掂量掂量,选了就得签约(首轮必须签约),钱花出去了,没见到收成,这不好跟老板交代。

选秀遭遇这样的境遇,并不意外。毕竟我们的选秀池子浅,底子薄,作为人才库的大学生篮球联赛还无法做到真正的职业联赛人才库的标准。


美国篮球选秀,同样是从大学联赛中挑选球员,但是他们拥有一整套从高中到大学篮球培养体系,更科学的训练,更系统和高质量的联赛。而中国的大学生联赛还处在较为“业余”的状态,很少有科学系统的训练,很多优秀的苗子因为早期的训练不到位,荒废了涨球的时间。

另外,在CUBA拔尖的球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内线球员,而这批人的身体素质普遍都是在1米95-2米10之间,体重偏重,身体优势大,但是在CBA,这个身高打内线,明显是不够,但是打锋线,因为体重的原因,又没有速度和灵活性。这种上下不靠的条件让很多曾经在大学联赛呼风唤雨的明星球员毕业之后只能另寻出路,很难进入到职业联赛中,像韩德君这种有手感,灵活的胖子毕竟是极少数。后来,陆续有大学生球员进入到CBA,大部分都是后卫或者锋线球员,只要水平不差,在身高上,他们基本不算吃亏,基本功也算不错,只是缺少系统的力量训练,对抗不足,这是可塑的,很多球队愿意冒险一试。

去年和今年的报名球员,绝大多数都是后卫球员,就是这个原因。现阶段,大学生后卫的机会远比内线大。


今年参选的球员,有回锅肉,比如去年落选的北工大后卫曹芳,冯圣森,也有不少新人,比如华电的67分先生候子宇,太原理工的王洪,还有曾经名噪一时,曾游历欧洲和美国的唐子豪。选秀一共有40个顺位,但第一年报名的只有20人,最终参加正式选秀的17人,今年的报名情况来看,也远没到40人。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选秀有了些许的热度,至少有不少球队在积极的试训这些报名的球员,这就是一个好的势头。

喊了这么多年的人才流动,将联赛推向市场,现在终于有了这个新生的事物正在从边缘翘动原本铁板一块的球员市场。

选秀也给很多俱乐部一些启示,如果能和一些球队合作共建,不仅自己省了建立青年梯队的钱,同时还为大部分球员找到了一个退役之后的出路。青年队的成材率不可能是100%,那些没有打上一队的球员最终如何安置是各个球队的难题,如果你是从大学出来的那就不一样了,可选择的方向就很多,打不了球,可以像普通的大学生一样毕业择业。

CBA选秀,不管这其中有多少体制的味道,都值得支持。至少,这条路走的大方向是对的,时机到了,镣铐自然会被拿下来。

[跳球]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