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挺:我不与别人比料,浅析玉雕炉瓶制作技法的运用

【中高端翡翠、和田玉交流收藏,加微信15901679380公众微信号:玉中之王】【重在分享,图片和文字来自网...



碧玉薄胎盖碗套件

核心提示:在苏州玉雕界,俞挺创造了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用青海碧玉做薄胎器皿的人,如今,苏作碧玉薄胎器皿件已成为苏州玉雕界的一块招牌;他也是第一个连续三届把天工奖最高奖项捧回家的青年玉雕家,从2007年起,俞挺蝉联三届天工奖金奖。“可能只是我更加用心一些吧。 ”对于取得的成绩,俞挺看得很淡。

俞挺正在研究玉雕作品。
在苏州玉雕界,俞挺创造了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用青海碧玉做薄胎器皿的人,如今,苏作碧玉薄胎器皿件已成为苏州玉雕界的一块招牌;他也是第一个连续三届把天工奖最高奖项捧回家的青年玉雕家,从2007年起,俞挺蝉联三届天工奖金奖。“可能只是我更加用心一些吧。 ”对于取得的成绩,俞挺看得很淡。

1973年出生的俞挺,从小就喜欢画画和工艺,15岁先后拜表哥和上海玉雕名家严嘉德为师学习玉雕技艺。1989年俞挺回家创办了玉雕作坊,2000年又创办了钰轩工作室,至今已在玉雕这个艺术园地里研究探索了20多年。回首20多年的玉雕创作之路,俞挺认为,对于玉雕艺人来说,用心是最为关键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许多玉雕从业人员都在做小件时,俞挺便开始转向大型器皿件的制作。“一定要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是每一位玉雕艺人该有的追求。 ”俞挺介绍说,起初他主要雕刻以动物为题材的仿古小件,但他总觉得做仿古件死板,没有创意和挑战性。此外,早些年,苏州玉雕市场缺少秩序,抄袭、仿制现象较普遍,小件玉雕如挂件、把玩件很容易被仿,于是他转型做器皿件。通过十多年潜心研究,大胆创新,俞挺在继承传统玉雕技艺的基础上,把瓷器造型运用到玉器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玉雕风格。

2007年,俞挺的青海碧玉《薄胎双耳瓶》一举夺得天工奖金奖;2008年,他的碧玉作品《天宫双耳炉》厚度只有0.5毫米,花纹飘逸,器形规整,参照了瓷器、青铜器纹路的制作理念,充分体现了苏作玉雕“空、飘、细”的制作特点,再次摘得天工奖桂冠;2009年,俞挺第三次蝉联天工奖最高奖。如今,碧玉器皿件已成为俞挺玉雕工作室一块响亮的招牌。

“我是苏州第一个采用青海碧玉做薄胎器皿件的人”,俞挺介绍说,十多年前,青海碧玉的价格每公斤只有10多元钱,在市场上算是“低档”料,并不为许多人所接受。朋友们对俞挺的选择表示质疑,但俞挺却义无反顾。“我不与别人比料,在我眼里没有最好的料,只有更合适的料。 ”俞挺认为,只要运用得当,设计精巧,展现出每一块玉料的美感,那它就不失为一块好料。如今俞挺的碧玉薄胎器皿已广为业界所认可。

“玉雕艺人在传承玉雕技艺的基础上,不仅要在刀法、技法和题材上创新,在材料选择上也可以做新的尝试。 ”俞挺说,他正尝试用虎晶石、玛瑙等新的材料进行创作。

浅析玉雕炉瓶制作技法的运用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四者方为良”。这是古人对优秀手工艺品形成过程的精妙概括。其中“工有巧”,即揭示了二方面的重要因素—心灵手巧的艺人及其精当的制作技法。

就技法而言,可用“技术+方法=技法”这一简明“算式”即可表明。更进一步说,技法就是“用相对简单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技术和实践总结出的方法”。应将其从方法论的层面上来深刻理解。

现结合本人在苏州从事玉雕创作的探索实践,就炉瓶玉器的制作技法及运用作几点浅析。

一、苏州炉瓶玉器制作技法特色的探究 

玉器作品有炉、瓶、熏,有花卉虫鸟,还有人物、动物,有创新的,也有仿古的。一般来说,工艺比较简单的是楼枝鸟、持花仕女、走兽、盆景;比较复杂的是花卉瓶、人物动物;最难的是炉、瓶、薰等传统造型的玉器—需要慎重选料,开料、出坯、掏膛,然后做浮雕图案。如果是带链子的瓶,带提梁的卤,则需先将链子、提梁做出来,工艺的难度就更大了。

古玉制作技法,源于制作石器。《诗经.淇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苏州是我国有名的琢玉产地之一,“良玉虽集京师,工妙则推苏郡”。有人说,苏州人好玉是因为吴地人温润的品性与这种神奇的石头接近。而在品性的契合之外,精细的苏州人在玉石雕刻方面也展露出自己的不凡妙手,古代的苏州玉工被聘为皇室琢造各种玉器,苏州玉雕的空、飘、细也被代代相传的精品演绎得淋漓尽致。

苏州玉雕以小件为主,多为瓶炉、人物、花卉、鸟兽。其中仿古炉瓶,古朴端庄、浑厚壮观,其精良细灵巧名闻全国。苏州炉瓶玉器在制作技艺上,善于运用镂雕,致使产品玲珑剔透,飘逸俊俏。剔地阳纹、浅刻阴纹,是苏州传统技艺,大量用于炉瓶的纹样装饰。阴刻即凹刻,阳刻即是凸雕,只是对纹饰的描述,并没有琢磨手法的含义,不同时代则可能实现方法及特征都有所差别。

苏州于清乾隆时期,曾专门仿制痕都斯坦玉的作坊。这些“西番作”玉器吸取痕都斯坦玉其造型别致、花纹流畅、胎体透薄的优点,结合中国工艺的传统方法,创造出带有中西结合的玉器,直接影响了中国玉器的制作风格,曾有“西昆玉工巧无比,水磨磨玉薄如纸”之说。

当代玉器创作工作者,应进一步探索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艺术与生活,民族与世界”的关系。
二、在玉雕炉瓶制作技法上的探索实践和心得 

我们作为苏州炉瓶玉器制作的传人,应当在系统继承和领会上述制作技法精髓的基础上,更要认识到:传统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意识形态,每个上一代交给下一代的传统都是承继历代社会信息的和溶入当代社会信息的累积。我们在玉雕炉瓶的制作技法上,也要融入现代审美的情趣特征,根据表现主题和因材施艺,尽力做到“用相对简单的技巧解决问题”。

玉雕炉瓶器皿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的制作工艺,重点在器身、器盖和器表装饰上,必须巧施技法且运用得当。我制作的作品《 薄胎双耳瓶》,多用了浮雕的表现手法,在外表平面部分雕刻出凸起的图案或造型,也用在弧形面或球形面表面。该作品细颈、鼓腹,瓶身口沿,底是采用浮雕的表现手法,饰以卷草、灵芝纹;双耳则采用了圆雕的手法做成了两个待放状的花蕾;瓶身饰以缠枝莲纹,以浅浮雕的手法表现,从而使整个作品达到一种疏密有致,立体感强的效果。

炉瓶器皿从造型到纹饰,应该显示它的完整性,“规矩、对称、端庄”是炉瓶器皿最显著的特点,充分显示炉瓶器皿的工艺美学效应。我制作的另一件作品《 白玉香薰 》,则多用了透雕的表现手法。制作时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即雕琢不局限于玉料的一面,而是穿透玉料,铰空雕刻,从而在玉件中形成许多两面相通的空间。整个作品呈香炉状,薰炉的盖与器身的花卉纹理都采用了透雕的手法,炉顶与双耳则采用了圆雕与透雕相结合的手法,作绽放状花朵,整器作品表现出了苏作玉雕特有的“空灵”、“飘逸”的感觉特性。

炉瓶器皿的制作,主要运用圆雕、浮雕、镂空雕等不同的装饰技艺,浮雕中又辅之以扎实的阴刻、阳刻、线刻等工艺技巧。“天禄”系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一般为张牙舞爪、弓身前扑状,我在创作《天禄》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其气势威武、动静相宜的特点,则采用了能表现三维立体雕刻造型的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圆雕是没有压缩的,四面八方都能看到的立体形状,同时兽身以浮雕的表现手法雕琢了战国云纹。




三、玉器创作中须融入社会和时代特征 


玉器与社会文化生活关系日臻密切,传统玉器精品惜鉴绘画、雕刻、工艺的表现手法,汲取传统的阳线、阴线、平凸、隐起、起突、镂空、立体、俏色、烧古等多种琢玉工艺,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使其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品相全美。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借鉴,在实践中密切关注现今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方向,并结合现代审美情趣和表现方式加以创新应用。

玉器创作还须努力借鉴全世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具痕都斯坦玉风格的近现代玉器炉瓶大多造型是中式的,而装饰纹样是西式的,颇有中西合璧结合之美。除了这些装饰手法,还采用水磨技术,使玉雕炉瓶胎体透薄,等等。


总之,玉器工艺是由料变为器的技术条件。中国玉器自新石器时代经过上万年的发展进步,玉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包括“玉文化”的重要载体,将随着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提升。我们当不懈努力,使玉雕的工艺手法及其运用更上新的台阶,为世界演绎出瑰丽的东方艺术—中国玉雕。 
【中高端翡翠、和田玉交流收藏,加微信15901679380

公众微信号:玉中之王】

【重在分享,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对原文作者表示敬意!】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