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招】于漪:怎样更好的运用教学语言,提升教学效果?

精彩导读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它既不是纯粹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日常大白话,它须有文化含量,浅显中有内涵,通俗...

精彩导读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它既不是纯粹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日常大白话,它须有文化含量,浅显中有内涵,通俗中有端庄,是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融合,具有独特的传递信息、开启心智、交流情感的巨大魅力。


【作者简介】

于漪,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代表作品:《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于漪文集》等。

人们听了一堂好课以后,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慨叹:“这简直是艺术享受!犹如聆听一首名曲,余音缭绕,在耳畔回旋;又犹如观赏一幅名画,心醉神迷,流连忘返。”

课上到这样的境地,学生绝无如坐针毡或昏昏欲睡之苦,而是身心愉悦,享受求知的欢乐,教师执教的幸福更是难以言表。课上到如此境地,当然有诸多因素,如剖析鞭辟入里,判断准确深刻,点拨切中肯綮,描述别有洞天等,而这些均离不开教师语言的表达。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对此有极为精彩的论述:“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今天看来,教学语言“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也是很高的要求,对所授学科的知识不通透,不彻悟,对教育对象、教学规律不了然于胸,是难以实现的。

教学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它既不是纯粹的书面语言,也不是日常大白话,它须有文化含量,浅显中有内涵,通俗中有端庄,是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融合,具有独特的传递信息、开启心智、交流情感的巨大魅力。

优秀的教学语言总带有磁性,对学生有吸引力、感染力,在课堂上能辐射到每个学生心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佐助他们提升求知质量。为此,教师须注意语言艺术的研究,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有些教学语言的基本功更是不可忽视。
1
让你的口头解说更透彻
语文知识的传授,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剖析,语言的推敲、赏析等,均离不开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不等于淡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有些课讨论得十分热烈,但结论往往似是而非,知识打水漂,教学目标未落实,原因之一是教师解说不到位,含糊其辞。

口头解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总是针对特定文本中的某些人、事、景、物,某些概念、事理进行阐释与说明。最为重要的是准确、科学地反映内容、形式与规律。只有对文本的钻研深入底里,对解说的概念、事理有真切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解说方式,确定讲述的重点,用明确、清晰、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达。“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的明白无误、条分缕析,反映了思想的严密、正确、有序。思想纯正,思路清晰,语言就有了内在的功底。课能否教得一清如水,晶莹透彻,与教师讲解的功力密不可分。
2
学点演讲的本领,让教学语言闪现光彩


演讲不同于讲课,讲课是按照学科本身内在的逻辑体系,循序渐进地传授知识,讲解问题;演讲则是按某些问题本身的逻辑,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的某些道理。

讲课中如适时适度地运用演讲技巧,可增强感染力,提升教学效果。文本中总有些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激越的感情、博大的胸怀、石破天惊的语言,美妙绝伦,震撼人心。教学中如轻描淡写、平铺直叙、蜻蜓点水般地一掠而过,课堂呈现出的是“温”,活气甚少,更可悲的是学生心中未留半点痕迹,空负精神的哺育。演讲是把口头语言经过严密组织后进行的表达。表达时运用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量的强弱大小、语音的长短粗细、语速的快慢缓急表述重要观点、重要内容,以达到吸引学生、打动学生的目的。

讲课中的演讲绝不是长篇大论,而是在关键之处插入,醒学生耳目,在思想深处留痕。要语意鲜明,不晦涩;采用有生命的词汇,不干瘪,不枯燥;语势通畅,有情有味。根据内容与学情,选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表达。有的可慷慨激昂,音调铿锵;有的可娓娓而谈,泉水叮咚;有的可循循善诱,破薪析理。方式可多样,但均须内容翔实,语脉清晰,感情真挚,重点突出,富于吸引力。课堂上如能适时运用演讲技巧,发挥语言的魅力,可收满堂生辉之良效。
3
为教学语言加点文化含量


语言贫乏,干瘪无味,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大忌。整堂课翻来覆去那几个词,说来说去那几个句式,听者味同嚼蜡,教者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言辞把意思充分表达出来。这种情况貌似是语言问题,实质是受到学识与文化贫乏的制约。对文本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有所认识有所了解,但往往局限于表层,知之不深不透,缺乏自己的见解与领悟,往往只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无自己鲜活的语言,更谈不上旁征博引。

例如,指导学生作文,阐述观察的重要性,三番五次总是说,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耳朵听出老茧,产生厌倦感。如果这次指导说:“眼睛是通向心灵的窗户。扑入眼帘的东西要看仔细,脑子里转一转,刻下痕迹,切不可浮光掠影,视而不见。”下次说:“要看仔细,识得事物独有的特征,要体察入微,辨毫析厘;要深入底里,识得神气。”再下次说:“反复观察,巨细不漏,细微处尤其看真切;多角度观察,看出层次,看出多种形态;边观察、边联想,使静物‘活化’。”然后又可说:“画家、书法家董其昌曾说绘画、写字要‘识得真,勘得破’,我们记人、写景、状物同样要练出好眼力,识得真,勘得破。”与学生谈的是同一个问题,但在不同的场合又有些细微的变化。尽管语言平实,但不重复同一句式同一词语,学生就有新鲜感,易于接受。

教师是人类精神财富的传播者,理应广泛地学习,以知识的清泉滋养自己,不断地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描述事物,流光溢彩,阐述道理,透辟深刻,让学生置身于高文化含量的语言环境之中,深受启发与熏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库”,里面存放着自己的全部语言材料,如所识之字,所掌握的词汇与句式,常运用的语法与修辞,包括熟记的中外名篇名言。细水长流地输入、添加,仓廪充实,库存丰富,运用时信手拈来,不仅无搜索枯肠之苦,而且能得心应手。

哲学家冯友兰说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常思常新,他说:“一个教师讲一本教科书,最好的教师对这门课的知识,定须比教科书多许多倍,才能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来,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识和教科书一样多,讲来就难免结结巴巴,看来好像是不能畅所欲言,实际上他是没有什么可以言。如果他的知识少于教科书,他就只好照本宣科,在学生面前唱催眠曲了。”

教学语言的高低优劣、精粗文野、丰腴贫乏,反映了学识修养、内在素质,此言不假。内在素质提高,语言就闪耀光辉。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