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何惠岚:品读三位名师《葡萄月令》课堂实录的收获

品读三位名师《葡萄月令》课堂实录的收获【作者】何惠岚【机构】河南济源第四中学【文献出处】《中学语文》,201...

品读三位名师葡萄月令课堂实录的收获
【作者】何惠岚

【机构】河南济源第四中学【文献出处】《中学语文》,2014年21期【分类号】:G633.3编者按

面对同一文本《葡萄月令》,黄厚江、董一菲、曹永军三位名师的课堂处理各具特色:黄厚江老师的课堂匠心独运,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让人感受语文课独有的魅力;董一菲老师旁征博引,妙词佳句信手拈来,在纵横开阖之间彰显情怀,使人感受到诗意的灵动与温暖;曹永军老师的课堂稳重质朴,平稳推进,他以长文短教的方式,以诵读为基本手段,使课堂尽显语文本色。三位名师同课异构为观摩者送上饕餮盛宴,让人回味无穷。

正文

构建高中魅力语文,促进区域专业成长。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教研员刘老师主持并热心指点下,我们魅力语文工作室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共研一节课 ”开始了,这一活动主要是听名家课堂实录、省市优质课录像、团队成员公开课、同课异构后的研评。

每天忙于备考,闲暇日认真品读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倍感清新,作品间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

带着一种强烈的期待看了黄厚江、曹勇军、董一菲三位名师《葡萄月令》课堂实录,真是感到耳目一新,我觉得汪曾祺用 《月令 》的形式为葡萄做传,而我们就应该为黄厚江、曹勇军、董一菲等许多优秀的语文教育大家做传,为他们在语文教育中精彩的表现喝彩。

黄厚江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和谐、自然、厚实、大气。文如诗,课如人,如一条小溪自然流淌,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每个环节都匠心独运,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黄老师的课堂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语文课应有的也是独有的魅力: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教学智慧的魅力,学习过程的魅力。 这样的课让人听之有味!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教学生能写平常的好文章,这正是体现出“本色语文”。

美女教师董一菲,追求诗意语文,把课堂引入美妙浮云,她用《史记》、用《水浒传》、用《红楼梦》追述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一步步走向民间、走向大众、走向我们的心灵的历程。她说,“但是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叫汪曾祺,他不在为人物做传而为一棵葡萄做传,在《葡萄月令》当中它体现的是 ‘一草知天地,葡萄有乾坤 ’,这是我们农耕民族的独特的审美取向、价值取向。在汪曾祺的笔下便是‘一草知天地,葡萄有乾坤’。”从古到今天的汪曾祺,再从汪曾祺谈到西方的文化构成,更彰显我们民族的诗意与温暖,课堂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

曹勇军老师的《葡萄月令》以学生为中心,将文章扎扎实实地教出了味道与深邃。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曹老师采取了长文短教的方式,选取了最能体现汪曾祺语言风格的三、五、八段进行鉴赏。在对文章有着极其细致和深刻把握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变方式,将朗读品味,写法探讨以及难点质疑相结合,带领学生充分实在地领略了汪氏散文独有的语言风格。并且在此基础上,曹老师还进一步揭示了文章语言风格背后所传达出的作者乐观知足、兴味盎然的人生情怀,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无尽启迪。

他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生学习这篇散文的特点—文字的流畅与节奏之美,文字间一种似断实连的艺术效果。让学生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的胸襟与品格,学生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有体验、有思考,读出了汪先生在这篇散文中的特点:文字有流水般的节奏美,文字间似断实连的艺术效果,读出了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深意。不仅教会了学生读此类散文的技法,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

细细品味曹老师课堂,他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是别具匠心的。首先,他注意了形式的变化。曹先生第一次请了一位男生试读,第二次请的是一位女生,而第三次就直接让学生齐读。形式的多样化,有效避免了学生的审美疲劳。其次,曹先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一开始,曹老师手把手教学生。先是学生读,读后请学生评点,然后是他亲自评点、范读,最后是学生齐读、他助读。而到了第二段,在学生读了之后,他就引导大家思考“哪些地方还可以读得更好”,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就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改善朗读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曹老师的指导就更有价值了。而到了最后一段的时候,曹老师没有指导,也没有请同学试读,而是引导学生“酝酿一下”“语气”,然后就直接让学生齐读了。三段的朗读指导,从一开始的全扶到半扶半放,到了最后的全放。不但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切合教育规律。

这节课的结构完整,课堂内容推进有序,本身也如一篇流畅的“文章”。由表及里,由文及人,由一篇带一类,曹老师巧妙的构思,让人折服。

曹老师认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种子应该播在课堂,好的语文老师是“天生”的—“一天天生长的”。而语文课应该上得 “朴实一点”、“结实一点 ”、“ 老实一点”、要以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从少到多、从课内到课外、从书到价值观,一步步帮助学生茁壮成长。并且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课堂学习,它更是一个流程,教师要用完整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用 “语文的眼光”、“课堂的眼光”、“情境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学。这无疑是曹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深刻的思考和体悟。

三位名师的课,真是一场震撼视听的教育盛宴,他们对《葡萄月令》的讲授,带给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纯美、至美的美好期盼,显示了他们的高雅气质。听了三位名师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如何让语文更显本色,更美,如何让智慧和情感在自己的课堂中展现?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好的,还要靠勤奋好学,实践的积淀。“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人的美好诗句仍然给人以无边的美好想象,而名师课堂给了我无尽的美好感悟。

(本期责编:王青生)董一菲



董一菲,女。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任教于牡丹江市第二中学,“诗意语文”的倡导者,董一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学术领军人物,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导师团导师,多家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教改新星,获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大赛一等奖,东北三省十佳语文教师,黑龙江省中学语文高级职称评委,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科研骨干教师,黑龙江省“十一五”先进个人,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兼任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师大,吉林师大,哈师大,牡师院兼职硕士导师。

应邀在全国四十几个城市讲座授课,著有《紫陌红尘拂面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董一菲讲语文》(语文出版社),《仰望语文的星空》(长春出版社),《雪落黄河静无声》(现代教育出版社),《千江有水千江月》(教育科学出版社)等五部专著,主编《诗意语文行》、《教学风格——生命个性与教学智慧的述说》等。

其“诗意语文”当选为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之一。她倡导并践行诗意语文,追求语文的诗意与唯美,注重情感与语言的交织,意在发掘文学气息,感受浪漫情怀,用缤纷的语言,对文化的膜拜,及智慧与幽默构建一个诗意的课堂。在诗意语文的路上,一菲老师一直走在前面,并将继续引领向往诗意的年轻语文教师们不断向前。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