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报了6家媒体,记者该怎样避免捅娄子?

持续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通报了6家媒体发布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处情况。

2014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去年,总局曾一次性通报了15家媒体的查处情况。本次通报中,多数为知名媒体,具体情况如下:

一、《新安晚报》及其微博发布虚假失实报道的查处情况

2015年7月11日,安徽《新安晚报》新浪微博发布虚假报道《安徽小伙车祸后倒地无人理 打120自救》。报道称,一名青年驾驶摩托车与一辆轿车碰撞后摔在路上,几十名路人围观却无人拨打120,青年拨打120自救。

经查,该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事发现场有他人打电话报警并帮助青年。《新安晚报》新浪微博未经核实转发网络信息,致使虚假新闻进一步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016年5月5日,《新安晚报》刊发失实报道《我的右肾去哪儿了》。报道称,一男子在某地做胸腔手术,出院第二天发现右肾“失踪”,涉事医院和当地卫生部门迟迟未有调查结果。

经查,该报道表述不准确,解释医学术语“右肾缺如”为右肾“失踪”,对“右肾缺如”原因追究不彻底,展现医患关系各方观点不对等,引发社会误读为“切肾”“盗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016年7月,新安晚报社分别对涉及上述两起报道的当事编辑、记者及相关责任人作出调离原岗位、停职、罚款、诫勉谈话等处理。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对新安晚报社作出通报批评并处以警告、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安徽小伙车祸后倒地无人理 打120自救》的当事编辑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

二、《华西都市报》微博发布虚假报道的查处情况

2016年2月7日,四川《华西都市报》新浪微博发布虚假报道《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了》。报道称,一上海女孩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见到第一顿饭后决定和男友分手并立即回上海。

经查,该报道内容虚假,《华西都市报》新浪微博根据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编发报道,扩大了虚假新闻的传播,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对此,华西都市报社对当事编辑及相关责任人作出停职、罚款等处理。

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对《华西都市报》作出通报批评、在2015年度报刊年检中予以缓验2个月的处理,并对其主管主办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作出警告、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

三、《广州日报》刊发虚假报道的查处情况

2016年2月19日,广东《广州日报》刊发虚假报道《回乡不能上桌吃 城里媳妇掀桌子》,其中引用某微信信息“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

经查,《广州日报》未经核实引用虚假的微信信息,致使报纸刊发虚假报道,造成严重负面社会影响。对此,广州日报社对当事记者、编辑及相关责任人作出扣罚奖金等处理。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对广州日报社作出警告、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四、《南湖晚报》刊发虚假报道的查处情况

2016年3月30日,浙江《南湖晚报》刊发虚假报道《最美的秘密,八年的牵挂》。报道称,一保安八年来资助四川一从未谋面的贫困女孩。经查,贫困女孩实为保安的非婚生女,该报记者未能全面深入采访核实,报社审核把关不严,导致虚假报道刊发。

对此,南湖晚报社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责成《南湖晚报》及其主管主办单位嘉兴日报社全面整改,进一步加强新闻审核把关,提升采编业务能力水平。

五、《华夏时报》刊发失实报道的查处情况

2016年5月23日,《华夏时报》刊发失实报道《负债4万亿 铁总亏损扩大》。报道称,中国承建的委内瑞拉铁路目前处于烂尾中。经查,报道中所提“烂尾”的委内瑞拉铁路并非由铁总牵头组织实施,目前国家铁路多个“走出去”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该报记者在未向报道对象采访核实的情况下编发稿件,报社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内容失实,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华夏时报社对当事记者及相关责任人分别作出留社察看、警告、扣罚奖金等处理,并进一步完善采编制度建设。

六、《法治周末》刊发失实报道的查处情况

2016年6月7日,《法治周末》刊发失实报道《中国药品审批“大塞车”》。报道引用某药品研发企业负责人“以目前的审评速度……光拿批准文号我们等过16年”等质疑我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的表述。

经查,该报记者未经采访,引用某药品研发企业负责人往年的陈述来评价当前的药品审批,与我国当前药品审评审批情况严重不符,报社审核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内容失实,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对此,法治周末报社对当事记者及相关责任人作出记过、警告、罚款等处理,并停办相关栏目,禁止一切没有采访调查,只通过编辑整理往年新闻资料作报道的做法。

延伸阅读:
媒体如何防范虚假新闻
许多时候,造成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或者是新闻单位转载未经核实的互联网信息,或者是新闻记者根据未经核实的社会传闻编写。

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规范新闻记者采编行为,要求新闻记者必须坚持实地采访,多方求证,掌握真相,不得依靠单一信息来源采写新闻报道。

加强新闻稿件的审核把关,要求责任编辑必须逐一审核采访证据,对转载的新闻必须履行重新审核程序。

加强新闻采编人员管理,对采访不深入、编辑不认真、把关不严格、管理不到位导致虚假新闻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另据专家指出,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媒体对消息来源处理不当,缺乏核实

可以说,防范假新闻,最关键就在于核实“消息来源”。在此过程中,记者和编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记者对消息来源的核实。很多媒体都要求记者尽可能找到多个消息来源,使信息能够彼此印证。

美联社要求记者,在正常情况下,应寻求一个消息来源,以便信息能被其他消息来源证实。路透社规定,只要可能,应反复核实信息,两个或更多消息来源要好于一个消息来源。

其次编辑对消息来源的核实。许多案例表明,一些虚假报道之所以不断出炉,在于编辑审查和监管不力,对记者盲目信赖。因此,编辑对新闻的核实负有重要的职责。

路透社规定:“编辑必须对报道中前后不一或未注明出处的有争议的说法提出质疑,要时刻警惕行骗的企图,对消息来源要持怀疑态度,并加以核实,在新闻的真实性未得到正式前,不要采用。

同时,许多国家提出了交叉核实的措施。编辑主要负责内容事实的审核,并指挥若干记者工作,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任何新闻稿件。记者一般要将新闻稿件涉及的人物联系方式以及背景情况全部告诉编辑,一旦编辑发现稿件有问题,一边与记者联系要求核实,一边与被采访者联系进行核实。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